增长极诞生
6月3日下午,记者在市经信委汽车工业处办公室见到处长李章万。他早上刚从北京归来,一脸倦意,但双眼却深邃有力。李章万到北京是为了筹备即将召开的国际汽车展期间举行的新能源汽车论坛,他与经信委副主任吴光邀请了很多汽车界的权威人士。说起重庆汽车在西部的优势以及其承载的国家意志,李章万处长满怀激情,他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美国有底特律,中国有重庆。”
重庆汽车工业在国内更具发展空间
1、历史:重庆曾经辉煌
重庆的汽车工业,发源于解放前。到解放前夕,重庆有公营汽车修配厂3家,私营修配厂、店135家。解放后,重庆有綦江汽车配件厂、重庆汽车配件制造厂等企业生产重型汽车配件。1965年,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重庆引进法国贝利埃军车技术兴建了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四川汽车制造厂,奠定了重庆汽车制造发展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重庆汽车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纷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长安机器制造厂引进日本铃木公司的ST90V微型汽车技术。1990年10月,长安引进日本铃木奥拓轿车技术。
另外,80年代中期,重庆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五十铃”公司合资合作,生产了中国的载货车;中国重型汽车联营公司下属工厂,四川汽车制造总厂总装车间斯太尔项目也进行开工建设……
历史的年轮没有停歇。进入21世纪,重庆汽车工业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重庆建立合资企业。力帆、渝安等民营摩托车企业进军汽车行业为重庆汽车工业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重庆汽车工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重庆的现代史里,汽车工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章万处长认为。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